第589章 周报!舆论阵地!明末思想家_我有虫洞去明末
笔趣阁 > 我有虫洞去明末 > 第589章 周报!舆论阵地!明末思想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89章 周报!舆论阵地!明末思想家

  价格便宜、字迹清晰、纸张挺括的“乐浪出版社”书籍,一时间风靡大明!

  随着红武学员们逐渐开始挑大梁,加上内部投入很大精力的扫盲班、识字班,作为常规的福利在团队里推广。

  作为代表着脱盲成功的外在表现,就是可以用来去图书馆借书的,一枚打开书页的,带编号的书型青铜徽章。

  在制服左上的口袋上方,别上这面小青铜徽章,在口袋里插上一支最新式的蘸水钢笔。

  (没有橡胶,无法做出封闭的储墨胶管,蘸水钢笔就是唯一的选择,笔尖后面有一个金属质的小型储存墨水机关,并不是写一个字就要蘸墨水)

  这就是赤旗下,除了军服外,年轻人最时髦的打扮。

  赤旗之下共有三份报纸,两份月刊。

  一份是“赤旗内参”,尉级军衔以上才有阅读权限。都是最新的各地上一周的工作进展简报。

  比如职务调整、任命晋升、土改经验、战术经验、技术经验、思想建设等等各种内部的通报。

  这个不对外发行,每周都是通过专门的邮箱送抵。看完后要统一归纳当成重要文件妥善保管。

  一份是“解放周报”这个是对赤旗覆盖区域内,各个单位的公开报纸。

  记住网址

  会将上一个周的可公开的新闻做宣传,某某农场喜获丰收,某某矿区产量提升,某某工厂新产品获得好评等等。

  也有一些家长里短,百姓故事、传奇连载、传统文化、生活小窍门之类,当然内参的一些可公开的内容,也会净化后在周报上公布。

  主体是积极向上,宣传新生活、新风尚。树立新模范、新榜样。

  一份是以“顺风行”名义的商业周报“顺风周刊”首页是大明官方邸报一周内容汇总。

  里面是顺风行各个站点汇总的一周新闻轶事,还有文人新出的诗词歌赋,连载的话本小说之类。

  当然作为商业报纸,重点就是各地求购求售的商业信息,以及大商行的广告。

  因为价格便宜,只要5文钱就能买到一沓报纸,就是看完了用来糊窗户也不亏,就是成本价,还不算印刷钱和人工钱。

  这份周报一下子从开始的几千份暴涨到几十万份,依然在增长中,很多都是按年定的报。

  为此还新增加了三台机器,安排在京城、扬州、杭州三个城市开了分站印刷。

  尤其是商业广告,从开始的只要选择本报,先免费赠送一月看看效果,到后来没有赠送,还要竞价购买版面。

  商人不傻,尤其是大商行,很短时间卖断货那可是太刺激了。

  连崇祯皇帝都爱看,这是王承恩悄悄拿过来给皇帝消遣的,结果搔到了皇帝的痒处。

  尤其是京城大战之后,四川石柱宣慰使秦良玉,带着儿子秦翼明,变卖家产充饷。

  率领万余土司兵马,千里迢迢进京勤王,虽然没赶上大战,但是这样的忠肝义胆,让皇帝非常感动。

  在平台召见了秦良玉母子,大加褒奖其忠君之心,赐彩币羊酒,并赋诗四首,其一:

  学就西川八阵图,

  鸳鸯袖里握兵符。

  由来巾帼甘心受,

  何必将军是丈夫。

  崇祯政务繁忙,很少作诗,一时兴起,也未多想。

  但是“顺风周刊”不一样啊,先把皇帝的诗放在头版头条,又对皇帝的诗大拍彩虹屁。

  当期报纸也把秦将军满门忠烈详细介绍,这次勤王一路风霜雪雨写的荡气回肠。

  后面几期还安排了士林中的诗词名家一一唱和,一时间君臣相得,也堪称一段佳话。

  这可让皇帝龙颜大悦,直夸这个报不错不错,很有正气,不像京城里乱七八糟的小报,整天捕风捉影,瞎扯淡。

  汪鹏收到军情局回报,也是非常高兴,对这份报纸的迅速扭亏为盈也不太在意,反而再次加大投入。

  舆论阵地你不占领,别人就会占领,现在还看不出威力,朝堂只会当成是一张民间小报。

  顶多是字迹清楚点、新闻真实点、内容丰富点而已。

  才5文钱一份报纸,能有多大出息。

  军情局和政保局已经尝试着在报纸上打一些擦边球,比如宋朝灭亡的政治和军事的错误,这些借古喻今的点评。

  东林党人本就好清谈,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观点分期的刊登。

  掺杂着赤旗的一些理念,和反应底层压迫的佚名文章,就出现在大明识字阶层眼前,引起他们的反思。

  后世公认的明末三大思想家,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之。汪鹏都已经安排军情局跟进了上去。

  绍兴府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浦口村人黄宗羲,时年二十一岁,今年复社张溥在南京召集“金陵大会”。

  身在南京的黄宗羲,经友人周镳介绍参加复社,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。

  他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为首领的诗社。现在被特聘为“顺风周刊”南京站记者。

  收入颇丰,也解决了他客居异乡的后顾之忧。

  南直隶昆山千灯镇人顾炎武今年十八、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,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,遂成莫逆之交。

  今年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,共入复社。二人个性特立耿介,时人号为“归奇顾怪”。

  两人都被特聘为“顺风周刊”南京站记者,有了一份足够在金陵度日的薪水。

  这三人都负责金陵士子的好诗好文,工作清闲有趣,故此也都很是上心。

  别看他们现在意气风发,挥斥方遒,其实他们后来的科考之路都极其暗淡,屡试不中的痛苦都将会亲口品尝。

  湖广衡阳县人王夫之今年才十二,要到后年考上秀才,现在正在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。

  他爹也是个执拗的性子,中了秀才后,七试乡闱不第,仅两副秋榜,目睹科场黑暗,遂绝意仕途。

  他哥王介子也是少年成名,科考坎坷,也是身怀大才,不为所用。

  历史上要在明年他们父子三人进京,王朝聘在京城,拒绝权相温体仁手下党羽索贿。

  气愤之下撕毁荐贴,自誓不出“赇吏胯下以重辱先人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