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7章 岛定、长庚先生就位、书籍_我有虫洞去明末
笔趣阁 > 我有虫洞去明末 > 第587章 岛定、长庚先生就位、书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87章 岛定、长庚先生就位、书籍

  红武女学员,有自己的工作,有自己的事业,今后绝对不会再成为家庭妇女,生育机器。

  以她们为榜样,赤旗下的女性地位迅速的提升。这也让广大妇女成为赤旗最坚定的支持者。

  不要小看这一点,也许会伤了很多大男子主义者的心。

  但是如果没有孟母三迁,如果没有岳母刺字,没有这些伟大的母亲耳濡目染,也许就不会有这些伟大人物的出现。

  一个正直的母亲,不一定能教出一个正直的孩子,但一个嫉妒阴险的母亲,他的子女必然自私自利。

  ……

  整个笨港移民的土改工作顺利的进行,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。

  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政治理念面前,这些封建的小族长们那些小算盘,就像是个蹩脚的笑话。

  经过甄别审讯审判,几百个原来移民村的既得利益阶层,统统被押上战船,运往基隆港。

  还真如郭老二所料,这边有金矿,著名的金瓜石矿区,离基隆港不远。

  这些人被全家带走,到矿区接受劳动改造,男的挖矿,女的做饭洗衣,一起用汗水赎罪。孩子基本上都被统一安置,强制入学,接受教育。

  收到岛上的土改情况汇报,汪鹏也是十分欣慰,笨港的移民区纳入麾下,将解决很大的一部分问题。

  人手、粮食、稳固的基地。有了这三样,这块深入南方的前进基地才能良性运转。

  而运输补给省下来的舱位,就能运送更多的军事物资和人员上岛。不管是南征还是北战,有了这个岛,己方就先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,汪鹏现在再想脱岗去溜达可真不容易,方方面面的事务,如潮水一样涌来。

  要不是他这种被改造过的身体,还真吃不消这样的工作,一个月他已经从沈阳到旅顺、再到红旗城、到江华岛、到汉城,再到耽罗岛。

  真正是忙的不可开交,去沈阳当然是亲自迎接宋应星这位大神,长庚先生一家四口,三千里路到达沈阳城,汪鹏那是欣喜若狂。

  高规格的欢迎仪式,也让长庚先生感动非常,安顿好家小后,汪鹏安排他和柳维康、石乐等技术主官,把整个赤旗下的技术进展做了汇报和总结。

  然后就没汪鹏啥事了,科技人员之间的话题,那是真的和常人不一样。

  出身于红武学校的年轻人,也都被长庚先生的博学和睿智深深倾倒,长庚先生也对现在赤旗下的科技水平,震惊的无与伦比。

  互相之间那是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在绽放,不敢说长庚先生来后,能给整个赤旗的技术水平纵向拔高多少,这也不现实。

  但是横向的发展,相关基础的夯实,才是最最关键的基础。

  万丈高楼平地起,没有踏实的基础,很多都是汪鹏拔苗助长,徒弟们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,这就很尴尬。

  而长庚先生的到来,就是解决这些横向的、基础的、能和目前大明科技水平无缝对接上的关键点。

  更何况还有无数的现代资料,给予狂喜的长庚先生以启发和灵感,道路一下子清晰可辨。

  这种看透迷雾的欣喜之情,让长庚先生仿佛又年轻了十几岁,废寝忘食的投入工作中。

  汪鹏知道后,不得不请长庚先生夫人出面,担任特别助理,严格控制他的作息时间,和营养补充。

  这可是真正的大神,只要三五年、七八年,哪怕就是十年二十年,汪鹏等得起,封建国家从来不重视这些科技人员。

  皇帝宁愿相信袁大都督这样的嘴炮党,也不屑于和长庚先生这样的工业党交流沟通。

  在他们眼里,什么科技发展,都不如朱家坐稳龙椅重要。

  汪鹏在乎啊!他是穿越时空的人,知道科技的力量,现在正是地球那一边的西方世界,科技大发展的前夜。

  本来都在一条起跑线上,龙族不说超越,最起码也没落后,结果天灾人祸之下,神州陆沉。

  276年更黑暗更愚昧的统治,彻底把龙族打入泥潭。

  西方殖民者发现传说中的天堂之地,一个守城门的小官吏,穿的都比西方的王者体面的国度,变成如此肮脏、愚蠢的东亚病夫。

  他们一定会恼羞成怒,白瞎了那么多美好的幻想,这特么还不如老家呢。

  这个时代,有汪鹏这个开挂的穿越者,龙族必将笑傲七海,一个更加文明富强的社会,将会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国度。

  每次想到这一点,汪鹏就腰也不酸了,头也不疼了,啥也不抱怨了,干就完了。

  ……

  赤旗下现在的红武学校,自带的图书馆已经突破上千,基本上做到每一万人拥有一个小图书馆,各类藏书最少在一千册以上。

  这还没算差不多百人一册的,常规扫盲书籍和字典。

  这么大的量,可不是汪鹏从现代搞来的,他现在每个月还是固定接收一批净化版的书籍。

  现在就不像一开始时啥都要,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诛仙传》、《母猪产后护理》、《珠算速成》等等,抓到盘子里就是菜。

  沈凌云接手教育工作后,带着小花、陈华这些女孩子,好好地把书归类,教育书籍、技术书籍、文化书籍全部分开。

  沈凌云每一次,都会给一份需要的哪一类书籍简述,这样就让汪鹏有计划的引进。

  一开始地盘小,人也不多,靠着时空走私的书籍数量就促促有余。

  随着地盘的扩大,各个分校的建立,以现在这种速成扫盲加自学的教学模式,书籍的缺口一下子让汪鹏措手不及。

  他推算了一下以后那个庞大的需求量,那是汗毛耸立,不是心疼钱,而是数量真的太大了。

  一人供一国,这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,除非汪鹏啥事都不干了,专门来回运书。

  而且随着地盘人手的不断扩张,这个数字还将成几何倍的增长。

  只有在本土建立专业的印刷厂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提到印刷,很多人立马想到活字印刷术,四大发明啊!什么木活字,铅活字,耳熟能详。

  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,中国的活字印刷一直不是主流,保存下来的书籍基本都是雕版印刷为主。

  活字印刷听起来很高端,但是哪怕是现代很小的印刷厂也不会使用。

  意不意外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