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5章 沈阳城对东北军的重要性_我有虫洞去明末
笔趣阁 > 我有虫洞去明末 > 第405章 沈阳城对东北军的重要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05章 沈阳城对东北军的重要性

  夜不收队伍的每一次大战、小战、伏击战、遭遇战等等,战后都要复原整个战斗的详情,一人计短,众人计长,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教训再上报,然后迅速被兄弟部队学习和掌握。

  汪鹏既不是什么旷古烁今的军事奇才,更不懂什么高深莫测谋略。赶鸭子上架的统领上万、上十万、以后可能上百万的大军。

  不会就学!学不会就模仿!照葫芦画瓢!

  学谁呢?当然是地表最强的无敌陆军。

  支部建在连上,好吧,学!

  每十天一次忆苦思甜!学!

  传达到人的任务简报!学!

  战斗结束总结经验教训!学!

  有学习委员,有纪律委员,有士兵委员会,有指导员、有政委。虽然是东施效颦,也闹出不少笑话,但是只要坚持了,大伙儿习惯了,就成了模板。

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以后会一代代传下去。比这个时代最强的戚家军,这种类似于近代雇佣兵军队,要更先进几百年的军事组织。

  自己玩不转这么大规模的军队,同样赶鸭子上架,整来一帮半瓶水的徒弟,生搬硬凑的组建了参谋部,几十个,几百个脑袋总会有些灵感吧!

  首发网址

  实在不行就按部就班,顺水推舟的指挥。就这也比建奴的拍脑袋想主意,和大明的文官想当然强吧。

  收到夜不收传回来的哨探情况,结合被押在封闭式马车里,边行军边审讯俘虏获得的口供,再和军情局之前最新的情报对比,陈昌平和并肩骑行的孙大海合计了一下,原来的计划不变,继续执行。

  而我们的鹏大帅,还是在金刚号的飞艇里,落后大部队半天的路程,没有更多合适的技术人员,很多保养和维护,只能是汪鹏亲自带着秦茶在做。

  这也是他没有过多的搞过来现代装备的原因之一,就像是飞艇一样,对他来说买个十艘八艘的一点问题没有,然后呢?

  总不能加注个氢气,或者是某一个电源开关没开,飞艇启动不了,这种小事都要他来亲自去做吧。

  就像ak一样,不要说不好搞,什么代理人,什么中东、乌克兰的,都是意淫而已,武装一只军队,一只成千上万的军队,发一支ak就行了?

  敢卖给你上千支ak的人,背后全是各国政府相关部门,对于国家机器来说,个人就是个蝼蚁,三木之下,什么不招?

  子弹怎么办?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要消耗多少弹药?从现代成吨的买子弹,真当各国情报部门是打酱油的?

  代理人更是笑话,敢赚你小钱的就敢把你卖了换大钱,人家凭什么对你忠心不二?

  (好吧,我又开启吐槽模式,这不好!我改!)

  汪鹏这个团队发展的时间太短了,现在的时间段,距离汪鹏穿越才两年半啊!红武学校的很多被抽调的学员兵,都是一手拿枪,一手拿书,抓紧时间在学习,在成长。

  相对于陆军战事频繁,海军反而是现在文化程度最高的军人,海上运输的空闲时间,大伙儿可都没浪费。

  红武学员这种积极的学习精神,感染着所有身边的人,连沈大虎、孙勇军、陈昌平这些半瓶水,都手不释卷。就连牛二叔都在学,他早就通过了扫盲班,手里的净化版字典,都翻出毛边了。

  在这个急速膨胀,飞速前进的新生团队,和可以预期庞大强盛的势力中,没人逼你学,但是也没人会停下来等你。

  筚路蓝缕,创业艰难,但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汪鹏相信一点,只要真的努力了,汗水绝对不会白流,付出的总会有一份回报在等着你,收获的时间可能或早或晚,但一定不会爽约!(当然舔狗不算,只能吸取经验。)

  沈阳城是大城,是建奴的都城,里面除了建奴的家眷,就是铁杆汉奸为主。原本沿途十几里的铁坊,工匠坊,都被安置进了城内。军情局在沈阳的工作开展的不顺,只能潜伏在工匠营里,获得一些很普通的情报,也未能建立汉军中的势力。

  这一批将近三千多手艺不错的工匠,和六千的家眷。可是建奴多年强掳和收集的重要团体。在这个时空,工匠没有地位,比牛马高强不到哪里去,但是肯定比普通草民更有机会活下去。

  建奴的装备,除了缴获至大明运输队,就是靠着这些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。冷兵器不是没有消耗,一把普通的腰刀,可能对砍几次,就掉牙缺齿成了锯子。一捆箭矢一会功夫就被射完。一件崭新的铁甲,冲杀几次后,就要更换损坏的铁甲片。

  而这些,草原上统统没有!哈哈哈!汪鹏这是绝户计,刨了建奴的根。彻彻底底把他们打入深渊,永世再不能出来作恶。

  考虑到沈阳城下一步也将成为东北军的首府,军事和行政的中枢,未来的辽北攻略,和草原攻略都要以这里为。

  不提沈阳周边的十几个条件不错的矿厂,已经成熟的工坊区,周边的水资源极其丰富,下一步建立大型水力工坊的条件全部具备。

  就说一个最简单的事实,光是沈阳城周边,已经开垦的熟地,分配给八旗诸绅的农场(包括后金伪汗自己的农庄)有多少呢?说出来吓你一跳!

  《满文老档》记载奉天共有田258937日(一日是六亩)共计1553622亩,一百五十五万亩田啊!什么概念!

  有人说,那为什么建奴粮食还不够吃呢?原因很简单,气候突变,原有的种植经验根本不能适应小冰河时代的艰难,包括种粮也是,植物的进化很慢的,不是现代有实验室,可以模拟各种极端环境,原始的耕种只能望天收。

  你指望这些朝不保夕的农奴,会把主子的地伺候成啥样?而乍富的建奴,也并不在意亩产量的高低,地广人稀不是说说而已,是真的广,建奴才多少人。

  除了高高在上的主子们,普通旗民也是不用耕种,汉奴大把大把的,往死里用,死了再去抓。

  这些田亩要是到了东北军手里,相对专业的大型农垦农场一建,有现代的良种打底。不用多么费事搞什么土豆、番薯、玉米,哪怕就长一季小麦,一季豆子。就能解决全东北的粮食问题。

  惊不惊喜!意不意外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