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袁大都督闪亮登场(不喜历史可跳过)_我有虫洞去明末
笔趣阁 > 我有虫洞去明末 > 第190章 袁大都督闪亮登场(不喜历史可跳过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0章 袁大都督闪亮登场(不喜历史可跳过)

  崇祯元年四月,皇帝下旨,已经被擢右都御史,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的袁崇焕,命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,督师蓟、辽,兼督登、莱、天津军务,所司敦促赶紧来打卡上班。

  袁大都督终于得到自己预期的官职,按明制,军官需由文臣担任,主要是担心武官掌握兵权威胁皇位。带兵的文臣衔级最高为督师,一般必须以大学士兼任,宰相或首辅出外带兵才称督师。袁崇焕不是大学士,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高官衔,此时距他当七品知县时,仅六年时间,提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。

  袁大都督不紧不慢的处理完广西家中事务,一路风风光光北上,沿途访亲会友,三个月后的七月十四日(你看挑的这倒霉日子),宫城建极殿后的云台召对。

  袁大都督对着崇祯皇帝大拍胸脯:

  “方略已具疏中。臣受陛下特眷,愿假以便宜,计五年全辽可复。”

  崇祯帝大喜,当着群臣的面金口玉言许诺:

  “只要能复辽,朕不吝封侯赏。卿努力解天下倒悬,卿子孙亦受其福!”

  群臣也随声附和,称袁崇焕赤胆报国,是

  “真奇男子!”

  把小皇帝喜得眉飞色舞,如此君臣相得,自以为是一时佳话,呵呵!一番召对后,心情平复的皇帝稍感疲倦,转到旁殿休息片刻。

  与袁崇焕相熟的给事中许誉卿,趁机私下里问袁崇焕是何奇谋妙计,能五年复辽,悄悄说两句,让我也学习下?

  袁崇焕一怔,答道:

  “圣心焦劳,聊以相慰也。”

  窝了个大草,原来是忽悠皇帝的。

  许誉卿立即责怪道:

  “皇上英明,安可漫对?异日按期责效,奈何?”

  袁崇焕冷静下来一想,卧槽,一激动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,这个是军令状,列入绩效考核的。

  等皇帝出来继续召对时,袁崇焕就赶紧填坑:

  “陛下把辽事尽托于我,五年内,须事事应手,户部军饷,工部武器,吏部人事,兵部调兵遣将,都应随处配合,方能一举功成。”

  崇祯帝觉得袁大都督提的要求一点不过分,当即命令在场的户部尚书王家桢、工部尚书张维枢、吏部尚书王永光、兵部尚书王在晋,在粮饷、兵器、用人、兵将方面必须全力配合袁督师,不得懈怠迟误。

  袁大都督又提要求:

  “以臣之力,制全辽有余,调众口不足,一出国门,便成万里,忌能妒功,夫岂无人。即不以权力掣肘,亦能以意见乱臣谋。”

  这话当着在场的中枢重臣的面,说给皇帝听,强调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,想让皇帝当面表态。

  这就有些刺耳了,董事长有些不爽,站起来表态:

  “卿勿疑虑,朕自主持。”

  群臣见皇帝力挺袁崇焕,便请皇帝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以便宜行事。崇祯元年,全大明持有尚方宝剑的将帅,只有王之臣、满桂和毛文龙三人。王之臣本就被东林弹劾的满头包,满桂被视为王之臣的左右手,进而连及满桂,他也被下诏训斥,气的要办病退,皇帝又不同意,召回军府。

  后来大同总兵渠家桢出事,就让满桂接替渠家桢担任大同总兵。

  皇帝当即应允,宣旨收回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和权限,当场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,准许他相度机宜、自行处事。

  在冲动急躁的崇祯皇帝看来,只要能五年复辽,什么条件均可答应,辽东一平,不用每年几千万的钱粮,扔进这个无底洞,有这些钱粮在手,

  大明中兴不是梦,不是梦!

  也是这个倒霉的七月,戍守宁远的川兵、湖广兵,连续四个月没拿到一块铜板,直接哗变,另外十三个营头,一看有人带头,他大爷的!咱们也武装讨薪。

  巡抚毕自肃、总兵朱梅、通判张世荣、推官苏涵淳等大小官僚,都被捆缚起来作为人质,打的鼻青脸肿,谁来都不管用,不发工资就不行。

  兵备副使郭广到宁远后,为保护毕自肃等同僚,收集了钱库最后一点存银,又借了朋友的两万两白银发给哗变的兵丁,这也不够,武装讨薪的兵丁挥舞着刀枪不同意,郭广只好又向商人和士绅借贷,想尽办法凑足剩余的五万两白银,哗变的兵丁才散去。

  巡抚毕自肃上疏承担了罪责,走到中卫所,自缢而死。

  八月初,袁大都督赶到山海关,惊闻宁远武装讨薪事件,立即赶到宁远和郭广密商,没敢动兵变的这些兵头,自说自话的准许他们立功赎罪,只象征性的惩罚了几名哗变的小兵,把中军太监拖出来砍了头,然后回报朝廷,已经妥善的把将兵变平息了。

  转过头来,收到宁远打工人武装讨薪成功的消息,锦州和蓟州的兵丁们也有样学样,要工资,要活命!

  袁大都督也是头大如斗,赶紧连续上奏催促发饷,直接提出

  “军欲鼓噪,请发内帑”。

  意思别走内部审批流程了,老板赶紧把你小金库里的钱打点过来应急。

  朱由检董事长对辽东大区袁总经理接连要钱,颇为不满,当着群臣的面怒道:

  “将兵者果能待部属如家人父子,兵卒自不敢叛,不忍叛。不敢叛者畏其威,不忍叛者怀其德,如何有鼓噪之事?”

  董事长认为,总经理对待打工人,要像老爹对儿子一样,不要说不发工资,儿子们就是饿死也不会吵闹。

  这就是朱家的末代皇帝,临死前还哀叹:

  “虽朕薄德匪躬,然皆诸臣误朕也!”

  前线战士饭都吃不上,工资拖欠大半年,还怪人家不听话!这样勤奋努力的崇祯皇帝,一个劲瞎忙。大明朝真没钱吗?李自成打进北京城,从四九城里搞到几千万两白银。

  皇帝没钱,国家没钱!随便杀几头猪也够撑上好久,是真不知道?还是视若不见!

  就知道拼命加辽饷。从已经赤贫的老百姓嘴里掏口粮。上面加一厘,层层过手后加到百姓头上就是一两。

  所以这个大明,怎么可能不亡?

  发狠归发狠,吐槽归吐槽,军饷还得解决,武装讨薪的打工人,是真惹不起!户部的银库都快张蜘蛛网了,皇帝又不肯发内帑之银,最后还是周延儒献策:

  “饷莫若粟,山海粟不缺也,缺银耳。何故哗?安知非骄弁拘煽,以胁崇焕邪?”

  反正没钱,用粟粮抵充银两发兵饷,崇祯也发了些内帑之银,以示对袁大都督的倚重,兵变才得以平息。

  公司没钱了,发点米面给大伙儿抵工资,董事长自掏腰包,再给打工人发点菜金,大家要和公司同甘共苦,熬一熬,你们新任的总经理立过军令状了,五年之内,把辽东分公司的窟窿填上,扭亏为盈!

  你看这个大饼,又大又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